贺州拥有丰富的石材资源。在过去,那漫山遍野的大理石,曾一度被当地人抱怨为致富的“绊脚石”、“拦路石”。而今,曾经无用的石头,一跃成为了众人争相攀捧的梦想之石、致富之石,过去简单的石材加工也转变为了包括石材加工、粉体生产、岗石和新材料制造等的循环发展产业链。贺州的石材碳酸钙产业也成为了我市最为重要、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石材资源,紧紧抓住广西将碳酸钙产业纳入千亿元产业发展计划的历史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石为媒,点石成金,努力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绿色的现代石材碳酸钙产业。
贺州拥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境内现已探明黑色金属、稀有金属、大理石等矿藏60余种,其中大理石远景储量达2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大理石资源总量的1/8,也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白色大理石资源产地。具有储量大、质量优、易开采、荒料率低等特点,是板材加工和生产重质碳酸钙超细粉的优良原材料。
位于平桂管理区的星山石材有限公司是一家加工大理石板材和工艺品的生产企业。回顾企业这近二十年的历程,公司销售经理梁卡娜感触很深。她告诉记者,边角废料从过去是没人要的废品,到现在的变废为宝,整个石材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对公司的影响是巨大的。
星山石材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梁卡娜:“1996年开始生产边角料要请别人拉去填路这样没有钱赚还要花钱请人,我们现在把边角料卖到粉体厂去,把它变废为宝,增加我们的效益。去年3000吨的边角料大概创收了20万左右。”
在石牛塘石材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整齐堆放的荒料,不像平时见到的荒料那样粗糙,切面比较光滑。公司总经理左有堂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以前开采矿山都是用铁钎在石壁上凿个孔,放炸药把石料炸下来,现在开采石料的技术比以前先进多了,都是用机具把石料整块的锯下来。左有堂介绍,他们公司不断升级技术改造,产品质量和标准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也上升了,销路也越来越广。
石牛塘石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左有堂:“我们在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把我们的产品做得更好,技改这一块今年矿山开采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投入大概600万,把矿山的荒料运下来都是方方正正的,原来是2.6*2.0*2.0m,但是我们要做到2.0*2.0*3.0m,出来的荒料比较规范而且价值相对要提升30%以上。”
左有堂说,以前公司只能生产2厘米厚度的板材,1厘米厚度的薄板没办法生产,产品的厚薄度、平整度、光滑度和几何尺寸等标准都达不到要求,经过技改后,现在已经可以生产这种薄板了,产品还远销美国和加拿大等地。
石牛塘石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左有堂:“这个作为资源来讲肯定节约了,利润就稍微提升20%。2厘米的就是基本上可以做到1.5,好比一个平方就多1点到1.6个平方增加了50%左右的产量。”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市已由原来的20多家单一卖荒料和板材加工的企业,初步形成了“大理石原料——大理石板材和工艺品——大理石边角废料回收——重质碳酸钙超细粉——合成人造大理石——新材料”碳酸钙循环产业链。
据了解,截至2014年,全市已有石材矿山开采企业56家,板材及工艺加工企业288家,碳酸钙粉体企业93家,碳酸钙下游及配套企业54家,从业人员达2.56万人。全年开采荒料达31.6万立方米,加工板材1996万平方米,重钙粉体658.6万吨,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7.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石材碳酸钙企业4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2.12亿元。目前,贺州已拥有全国最大的重质碳酸钙粉体生产基地,具备年产重质碳酸钙粉体800万吨的加工能力,产品全国占有量达61%,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重钙之都”。为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我市还坚持发挥资源优势与突出产业特色相结合,全力发展石材碳酸钙产业,有效延伸产业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大力实现科学、绿色、环保和资源利用最大化,开发利用好丰富的优质矿产资源,努力打造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
市发改委工贸科科长于松汉:“首先第一方面要做我们的碳酸钙产业发展规划和园区发展规划,规范引导产业发展;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发挥我们的区位优势,做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打造我们碳酸钙的产业物流园,降低我们产业的运输成本还有企业的物流成本;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坚持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确保我们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吃干榨尽,实现我们绿色产业的绿色开采绿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