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切换
新闻
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4年增长20%以上
2015
05/31
19:51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获悉,广西按照“以大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后发展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4年增长20%以上。

一是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2012年印发实施《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园区、基地和骨干企业的发展。2013年,桂林市被认定为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截至日前,桂林高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入驻文化创意类企业77家,2013年新增入驻文化创意企业34家。桂林力港网络科技公司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游戏软硬件,2010年产值为230万元,2011年8500万元,2012年达到1.6亿元,2013年达到约2亿元,实现了4年“四大步”.南宁软件园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超过10家,园区内的四家企业获认定为自治区动漫骨干企业。北海市文化产业园建成了科技成果展示中心、云计算中心、动漫渲染平台、新产品新技术网络推广平台、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CSIP)(北部湾分平台)等公共技术平台,入驻动漫、软件设计等文化企业有22家,一个政策优惠、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服务一流,极具竞争力的智慧型创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

二是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整合文物、古迹、名胜、民俗、礼仪、戏剧等文化资源,通过实景演出、节庆会展、文化旅游产品等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旅游区、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中国-东盟实景创意乐园一期工程用地335亩,项目将借助广西实景演出团队十多年成功案例的影响力,在广西开创全新的产业模式,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与动力。万达集团投资建设桂林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总投资240亿元,其中文化旅游投资150亿元,规划有文化、旅游、商业、酒店四大内容,这是迄今广西投资最大的文化旅游项目。桂林灵川希宇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完成征地拆迁。2013年7月,一个内容涵盖现代科技、科学幻想、神话传说、历史文化、主题表演等诸多科技文化元素的主题乐园--广西汽车城文化旅游科技体验园开工建设,这是柳州市有史以来最大的文化旅游项目,预计2015年5月对外开放。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的华侨城城市文化综合体项目已于2012年11月开工建设。柳州国际奇石文化产业园、静兰水上娱乐运动基地、柳州市山水游艇帆船产业园、中国美术创作研究基地广西基地等一大批工程也正在有序推进实施。北海园博园“天天演”文化旅游演艺基地、北海市南珠博物馆等一批项目已启动。来宾市金龟岛民族风情文化博览园完成一期工程民族体育公园和养生园建设,二期工程瑶族文化博览园开工建设。

三是推动文化与信息融合发展。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数字化建设,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网络信息业。人人网、猫扑网等投资、落户广西。国内第一家专业的东盟电子商务平台“美丽湾”在南宁上线,该平台是目前第一家专业服务于中国与东盟间的B2B2C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南宁产业带落户南宁市,双方将共同建设阿里巴巴·南宁产业带,通过在阿里巴巴中国站搭建本地化电子商务平台。

四是推动文化与资本融合发展。制定印发了《自治区文化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27条措施,营造了对民营文化企业和国有文化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氛围和具体措施。广西是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发展文化产业政策文件的省区之一。在广西文化产业项目中,民营文化企业项目达2/3,经济效益显着。保利、万达、阿里巴巴、深圳华侨城等文化企业巨头纷纷投资广西文化产业。

五是推动文化与教育融合发展。拓展文化与教育的对接联动,借助教育的科研、人力、智力等优势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创意研发、人才培训、企业孵化、转化交易等,鼓励在高校建立文化产业创业基地和培训实习基地。分两批评选了16个高校为自治区动漫人才培养基地,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企业,广西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产学研结合的动漫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在手机游戏、社区游戏、动画片制作、动漫设计等方面初现成效。梧州学院建设了梧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2013年与肇庆市共同推进动漫人才培养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区域性合作;与广州王氏软件动画设计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动漫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基地;已引进大学生创业项目130个,参与人数达1000多人;已在工商注册的大学生微型文化企业有30家。

六是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制造企业从“文化”上下功夫,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上找到转型升级的突破。在生产的前端,增强研发设计,通过创意策划和工艺设计,将文化形象和文化符号植入工业产品中,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在生产的后端,增强品牌营销,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