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产业现状:蔗农和糖商“嘴甜心苦”
1月的广西处处荡漾着甜蜜的空气,压榨旺季时节,广阔的蔗田里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大大小小的运蔗车在糖厂、蔗田地头、田间公路乃至主要交通干道上穿梭,糖厂粗大的烟囱也吹出了朵朵白云,昼暖夜凉的天气让人感到很惬意。
收获的季节,蔗农和糖商的脸上本应挂满丰收的微笑,但期货日报记者却发现很多人的笑容中隐藏着困惑、忧愁和无奈,想来其咀爵甘蔗的味道也是“嘴甜心苦”吧。
一、蔗价连连降 蔗农忙改行
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坛白那末村村民韦玉友种了30亩甘蔗,到了砍收季节,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看到记者一行人来到田间,他急忙骑着摩托车赶了过来,一见面就问我们是不是来包地的。
韦玉友家的蔗田地势比较平整,产量也不低,但为什么他不忙于砍收,却急于把蔗地租出去呢?“今年甘蔗收购价是400元/吨,而且是运到糖厂的价格,与上榨季的地头收购价440元/吨相比差得太远了,与2012/2013榨季的475元/吨地头收购价相比差得就更多了。”韦玉友说,现在种蔗不仅不挣钱还亏钱,他准备把地里的甘蔗砍收后就翻地,等开春后改种玉米,或西瓜,或桉树。
记者走访后发现,和韦玉友有着同样想法的蔗农有很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崇左市扶绥县东门镇蔗农蒙小强今年63岁,已经种了10多年甘蔗。近几天他和老伴帮着儿子砍收了12吨左右的甘蔗。为了省钱,他们家没有请帮工,12吨甘蔗全靠一家三口手工砍收。望着小山一样的蔗堆,蒙小强苦笑着告诉记者,现在种蔗不亏钱就不错了,指望种甘蔗过上好日子是不可能的。靠着蔗堆,蒙小强和儿子商量着春节后改种什么,反正不会种甘蔗了。
“实在不行就改种西瓜,活到老学到老,我这一把年纪了也去学学如何种西瓜。”蒙小强无奈地说。
蒙小强的老伴告诉记者,蔗农心里苦呀,谁能帮我们一把?“苦和累都不怕,就怕一年忙到头什么也得不到,还亏本钱。”蒙小强说。
除了甘蔗收购价连年下调减少了蔗农的收入以外,2014/2015榨季甘蔗单产下降也造成蔗农利益受损。
“砍收一把(一把20斤左右)甘蔗要付工钱1.3元,到了春节估计要涨到1.5元。”崇左市蔗农凌明军说,家里种的20多亩甘蔗轮到砍收了,糖厂要求3天内砍完,不请工肯定砍收不完,而请工明显要增加很多成本。据了解,上个榨季他家种了40亩甘蔗,本榨季种了20多亩,下个榨季准备减到10亩左右,这样夫妻俩才能照顾过来。
自2006年以来,每年甘蔗成熟季节记者都来到广西调查甘蔗生长情况,和往年相比,现在甘蔗的长势明显偏差,大部分甘蔗植株矮小,并且出现倒伏,站在地头望去,很多蔗田里的甘蔗长得与茅草一样杂乱无章,很不利于砍收。据记者了解,与上榨季同期相比,很多地区的甘蔗单产减少0.4—0.5吨/亩,个别地区减幅较大,在0.8吨/亩左右。
据了解,2014/2015榨季甘蔗生长期间,出现了台风天气,影响了甘蔗正常生长。此外,由于蔗价连年下调,很多蔗农放松了田间管理,生产投入也大量减少。
二、制糖行业的苦日子还没到头
很多人认为,国内制糖企业连续下调甘蔗收购价,把一部分风险转嫁给蔗农,再做好成本控制,其日子应该好过一些。但事实并非如此。国内制糖企业已经连续数个榨季出现全行业亏损,个别企业甚至已经到了关门等待倒闭的境地。据记者了解,部分制糖企业不能及时支付蔗农甘蔗收购款,更多制糖企业流动资金很紧张。
制糖企业和大部分业内人士把全行业亏损责任归结于进口糖和走私糖的大量涌入,目前进口糖和国产糖“互掐”的格局较为明显,这“一对冤家”的矛盾仍在加重。
“前两个榨季,国产糖年产量并不能满足市场当年需求,并且为了保证食糖产业的良好发展、稳定糖价,政府还在生产旺季进行了多次收储,但国内糖价却在持续下跌。”南宁食糖贸易商刘长健告诉记者,国产糖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进口糖在不断地进入国内糖市,而且随着国内原糖加工能力的迅猛扩张,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据记者了解,进口糖和走私糖大量涌入虽然弥补了国产糖供应的不足,但同时凭借其价格低廉、质量较高的优势也抢占了不少国产糖市场份额,并拉低了国产糖价格。自2011年以来,我国每年进口糖总量远超国产糖供应不足的缺口,这大大改变了国内糖市的供求关系。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食糖进口量大幅增长的态势是从2011年开始的,当年食糖进口量在292万吨左右,2012年达到375万吨,2013年猛增至455万吨左右,接近国内产量的三分之一,2014年进口量估计在350万吨左右。
我国加入WTO后,每年食糖进口配额为194.5万吨,配额内关税15%,配额外关税为50%。由于国际糖价明显低于国内,即便加上关税和损耗,其运到国内港口的成本也比国产糖便宜。从进口糖的成本来分析,其价格优势十分明显,当前配额外进口食糖获利窗口依然时常开启,这令其在国内糖市畅通无阻,加之每年走私糖数量也不是个小数,对国产糖的冲击很大。
糖价不断下滑,制糖企业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加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制糖企业逐渐陷入亏损的泥潭不能自拔。
“2014/2015榨季制糖企业仍难走出亏损的泥潭,按当前的新糖售价推算,全行业亏损在所难免。”食糖经销商李建设认为,由于国际油价重挫,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均表现低迷,全球经济也趋于通缩,国内外糖价持续大幅上涨的外部条件不具备,同时国储糖数量庞大,国际食糖生产大国巴西等用甘蔗生产食糖的比例还有可能提高,国内制糖行业的苦日子还没有到头。
甜蜜产业困境:种植、进口、糖商“一个都不能少”
不过,简单地把国内制糖行业全面衰败归结于进口糖的大量涌入,显然行不通。
一、甘蔗面积减、产量减动摇了甜蜜产业的基础
目前,蔗区劳动力比较缺乏,而种蔗用工又比较多,在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之际,种蔗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蔗农更愿意选种其他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作物,如桉树种下后5年内都不用再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去管理,只等成材后直接卖给木材贩子就可以了,砍伐等均由木材贩子来做。
记者发现,在种蔗比较效益较差的情况下,近几年很多蔗农开始种木薯、种西瓜、种果树。现在在广西很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桉树、木薯下山”。
据了解,全国糖料种植面积近两年下降特别快,城镇发展、高铁与高速公路建设等占用了大良蔗田,加上蔗农改种其他农作物,我国甘蔗种植面积、产量下降的态势已经形成。例如,广西2012/2013榨季种蔗面积为1640万亩,2013/2014榨季下降为1600万亩,2014/2015榨季则大幅下滑至1480万亩左右。
没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即使糖价出现上涨,糖厂也只能干瞪眼,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更不用讲让糖厂去扩大生产规模了。目前,已经有部分糖厂由于原料不足而合并、停产,部分糖厂则由于原料不足导致开机率不高,生产中停槽现象时有发生,这又导致食糖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二、进口糖涌入动摇了国产糖的“老大”地位
广西糖业发展局副局长张鲁宾认为,过去我国糖业是半封式的运行模式,“好三年坏三年”是根据甘蔗生长规律得出的说法。回头看近三年国内糖市的发展状况,市场形势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2009年政府放储的时候,政府想找加工能力都找不到。”张鲁宾说,国内食糖产业封闭式的运行模式已被打破,只要国内外市场价差存在,食糖就会不断进口。目前,在我国食糖进口方面,除了有配额外进口征收50%的进口关税这一措施外,没有任何其他渠道和措施能够阻挡住进口糖进入国内市场。以前还设想可以采取临时措施,如提高进口关税,但自上海自贸区建立之后,总关税水平只会下调,而最终结果是国内糖价和国际糖价接轨,接轨价格是国际糖价加上50%的进口关税。
在张鲁宾看来,国内糖业发展方向将是“三足鼎立”,这一市场格局已经逐渐形成并趋于明朗。一是以云南为中心的产糖基地,辐射云南、贵州、重庆、四川等主要销区。二是以广西为中心的产糖基地,以华中、华南和部分中原地区为主要销区。三是沿海东部地区以进口加工糖为主。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糖业发展已经到了转折期,到了新时代,标志是以前通过配额管制食糖进口,国内外是两个市场,而现在国际糖价在降低,国内原糖加工能力在提高,如以前原糖加工多集中在广东,现在山东、东北以及整个沿海地区都在发展。这些加工能力投产后很少会停产,这将打通国际和国内市场。
最近几个榨季不断有食糖进口商称,不让国产糖过长江。从糖市实际购销情况分析,这已成为事实,很多国产糖的传统销售市场现在成了进口糖的天下,国产糖的市场主导地位被削弱,糖价的涨跌也不再由国产糖产量的增减等来决定了。
“无论国产糖供应量是大是小,只要进口商存在获利空间,进口糖的影响就不能忽视,正常情况下,国内供应缺多少,进口糖会补多少。”张鲁宾说。
三、糖商墨守陈规和盲目投资乱了自家阵脚
陶晓丽是一位老食糖贸易商,多年来见惯了糖商的沉浮人生。“前几年糖价居高不下,在开糖会时,你可以看到很多糖商在众人的前呼后拥下来参会,他们谈论最多的不是企业如何保持稳定发展,而是其他,如投资房地产等。”陶晓丽说,由于对其他行业不熟悉,他们中的很多人投资失败,并最终连累到自己的企业,一些陷入亏损泥潭,有的甚至破产。
2006年郑糖期货上市,当时糖商的日子比较好过,虽然郑商所和期货中介机构等在产区办过很多期货知识讲座,讲解利用期货工具降低经营风险的好处,但仍有很多糖商拒绝接受新生事物,不能及时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自动适应市场变化,导致企业经营处于不利地位。
目前,随着食糖产业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食糖产业进入到新时代。新时代的食糖市场既有机遇也有风险,期货等资本市场的出现带来了资金流,带来了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但糖商如果不学习新知识,仍墨守陈规守着旧的经营模式,坚持按旧的思维方式去决策,在市场发生变化时,肯定会手忙脚乱。
阻碍甜蜜产业良好发展的问题还有很多,如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主产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种植品种更新换代慢等。
甜蜜产业出路:内外功夫“双修”
首先,制糖企业等机构的负责人要对当前的市场新形势有清晰的认识,主动应对市场变化,调整好企业发展方向,学会利用期货工具等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其次,针对当前主产区基础设施落后等情况,有关部门应制定出具体的改善措施,并认真落实,为主产区甘蔗种植面积的稳定、产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再次,为改变主产区劳动力缺乏的不利局面,应以制糖企业为龙头,加大引导甘蔗的规模化种植,提高制糖业的竞争力。最后,相关部门应完善进口食糖配额政策,做好食糖进口配额的分配、使用等,处理好进口糖和国产糖的关系。
此外,广西等主产区甘蔗品种老化严重,新品种不多,推广力度也不大,造成甘蔗单产长期难以增长。有关机构和部门应积极加强新品种的培育、引进和推广,并结合新的田间管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让甘蔗生产高效益化。
更为重要的是,有关机构和部门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符合主产区糖市状况的生产扶持政策、收储政策、税收政策等,帮助种蔗大户和广大蔗农实现有稳定收益的目的,帮助制糖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解决好资金偏紧问题以及市场供应忽紧忽松的问题。
郑糖期价涨停:主因源于减产预期
近几个交易日郑糖期价出现了大幅反弹,主力合约昨日一度涨停,这与当前国内糖市炒作本榨季和下个榨季甘蔗种植面积下降、产量预期减少有很大关系。
记者和部分白糖期货投资者沟通时了解到,据他们日前在广西蔗区的实地考察,本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下降15%左右,单产下调幅度也比较大,初步估计广西食糖产量在700万吨左右,比上个榨季减少150万吨左右。特别让人注意的是,由于甘蔗收购价连连下调,蔗农种植甘蔗的积极性很低,下个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大幅下调的概率很大,加之国际糖价近几日也出现了反弹,国内期现货糖价出现了较好的上涨机会。
“此次上涨虽然由减产预期引发,有国际糖价上涨的配合,但可持续性不强。”弘业期货白糖高级分析师周兢认为,国储糖库存比较高,在糖价合适时,这些库存会被放出。与此同时,本榨季新糖销售一般,市场需求仍比较低迷,制糖企业对资金需求依然强烈,糖价再度冲高将面临较大的现货供应压力。对于仍处在困境的制糖企业来说,此次糖价上涨给了他们一个较好的进行套保操作机会,制糖企业可以利用郑糖期市做好新糖的销售,并加快资金回收速度,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