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切换
新闻
广西民族织绣艰难“突围” “校企合作”之路开启(组图)
2014
01/06
10:43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学生设计的一个作品。 校方供图

壮锦、瑶绣和苗绣等少数民族“文化活化石”面临传承与创新困境,可喜的是,“校企合作”之路已开启

广西民族织绣艰难“突围”

壮锦、瑶绣和苗绣,是广西世居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因图案精美、工艺精湛而被誉为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化石”。近年来,这些“活化石”不同程度上遭遇困境。2013年12月29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与相关企业签约,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平台,并试图将各类创意壮锦产品转化为批量生产的商品。

该消息令手工艺界稍感宽心,但如何保护、开发这些民族文化遗产,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仍是众多手工艺人不断探索的问题

探索一 进课堂,编课本

现状

“目前能独立完成壮锦织造流程的,广西只有寥寥几个人。”2013年12月29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与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完成后,后者的代表、总经理贺卡难掩担忧:“绣娘们普遍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大多通过手把手的方式带徒弟,一是效率较低,二是人数也少,多是子女、亲戚、邻居学习,缺乏创新意识。”

贺卡还有一个身份: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会长。10多年来,她走遍了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的少数民族村寨,收集了大量少数民族织锦、刺绣和服饰。她深感懂得民族织绣的艺人越来越少,传统民族织绣和服饰在大量流失。“其中也包括壮锦”,她说,以前壮锦有100多种图案,但现在很多图案已失传。

探索

近年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把壮锦等民族绣织技艺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探索课改教改融合民族技艺的创新之路。2011年8月,该校开设民族服装与服饰专业,并开设广西壮族织锦培训班,至今招收了48名学员。2013年3月,学校还从宾阳县民族织锦厂聘请由政府部门认定的壮锦“工艺美术大师”到校任教。

织锦高手们倾囊相授。壮族织锦民间艺人陈小安擅长挑花技艺,她用竹藤固定花纹,使织锦的速度和工艺水平大大提高。她把这个经过改良的技艺,无保留地教给学生。由于学生具备了一些理论、实践基础,上手很快。学了3个月,有学生就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民族技艺比赛中拿到了一等奖。

但此培训班仍有个缺憾——没有教材,只能现教现学。“目前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和广西博物馆合作,对广西的壮锦现状进行调研”,贺卡说,织绣发展研究会与多位壮锦工艺美术大师联络,希望将织造工艺和步骤制成影像、文字资料,或编制相关教科书。这样,可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教授,大规模地培养“织女”。

陈小安(右)在指导学生织锦。。 校方供图

探索二 不走“地摊路线”

现状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的民族产品,广西宾阳、忻城、靖西均创办了一些国有织锦厂,但目前仅有宾阳民族织锦厂在勉力维持,偶尔接一些壮锦壁挂、床单、手工染织工艺品、壮锦背包等传统产品的订单。由于生意不好,工人们每月只有四五百元收入。

广西高级民间工艺师李素芳在贺州市拥有3个瑶族服饰店铺,其中一个位于市区步行街。店铺里,满墙满柜都是当地世居瑶族人民的五色瑶衣、帽饰、头饰。这些纯手工制做的精美瑶服,价格不菲,最高的甚至过万元。2012年,3家店铺的总营业额约为60万元。

探索

“我们只做最传统的瑶族服饰,从绣片到剪裁,全是手工制作,不搞粗制滥造”,1月4日,李素芳在接受南国早报记者采访时说。她出生于瑶族家庭,母亲是村里公认的刺绣、裁缝能手,她自小跟随母亲学习瑶绣,并在2009年创办了瑶绣生产加工企业。

一整套瑶族服饰,从头到脚分有头饰、胸饰、背被、腰饰、绑腿、银饰等。在衣、褂、襟、裙、头帕、腰带、挎包上,都以绿、红、黄、白、黑五彩棉线绣出各种精美的图案。李素芳拿着母亲画的瑶绣图样,找了不少村子,向瑶族妇女定做绣片,再收购回来制作瑶服。到了2013年,与李素芳合作的瑶族绣娘多达320人。

纯手工制作的服饰价格高昂,来买的都是什么人?

李素芳的顾客多是本地瑶胞——近两年,穿着民族服装举行婚礼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少村镇都搞起了民族风情旅游或文艺活动,穿瑶服唱瑶歌特别受游客欢迎。由于瑶族多支系,服饰也各不相同。每位顾客来定做瑶服,李素芳都要问清对方的支系,再搭配不同图案和用料。这种走“精品路线”的经营方式,在2012年为她的企业带来了约7200张瑶绣和织锦订单,并生产传统瑶族服饰300余套,手工艺品1000多件。

贺卡的思路与李素芳相似:“壮锦最重要的品牌内涵是其手工和原生态,但绝不意味着它要走地摊式的廉价手工艺品的道路。”她说,要解决市场问题,首先要不断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壮锦。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积极鼓励、扶持她和同行们“走出去”宣传,中国-东盟博览会、深圳文博会、西部文博会等展会上,都能看到有关壮锦的介绍及其产品的展示。这些努力初见成效,国内国外订单相继飞来。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民族服装与服饰专业学生设计的作品在该校服饰文化节展出。校方供图

探索三 “老三样”玩出新创意

现状

传统的壮锦多以黑、蓝为主色调,面料较厚重,仅限于鞋面、被面、挎包等狭窄的使用范围。而苗、瑶、侗等民族服饰,近年来虽然被开发为旅游纪念品,但形式比较单一,在样式上更加接近舞台服装。大多数游客出于新奇,掏钱买下,回家却极少穿,往往“压箱底”,失去了欣赏和使用价值。

探索

唐小梅是融水苗族自治县人,学过时装设计剪裁的她,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率先将时尚元素融入传统民族服饰制作中,设计了不少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服饰。

经苦心经营,唐小梅的企业渐成规模,目前有32名员工从事刺绣、裁剪和车缝。但缺少高级设计人才仍是她的一块心病:“设计和打板全部由我一个人做,能接手的很少。”她说,除了急需民族服饰设计人才,她的企业也在为推出新产品而努力。

2012年,唐小梅设计了“民族‘芭比娃娃’”创意产品,并在2013年尝试了量化生产。据她介绍,这组玩偶有黑眼睛、黑头发的东方面孔,头饰、衣着、鞋袜等穿戴均是“缩小版”的少数民族服饰。游客可以购买多套民族服饰,为“娃娃”换装。

但这批产品的生产断断续续——企业的服装订单越来越多,工作已经排到了农历2013年的除夕,已经腾不出精力生产这些小产品。唐小梅认为,如果缺乏设计人才,经营场地和规模无法扩大,这个苦恼很难解决。

李素芳也在琢磨着开发新产品。“当地瑶胞对瑶服的需求量已经接近饱和了,今年我们打算腾出一半精力,开发一些手机袋、汽车挂饰、小背包等旅游产品。”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党委书记黄大业也对新达成的“校企合作”充满期待。他说,现在壮锦拥有更繁复的色彩,除传统的棉纱外,还可选用轻软的真蚕丝线进行加工。各类壮锦元素也可运用在围巾、披肩、背包、手袋、抱枕等各种生活用品上。“校企合作”开展后,希望更年轻、更有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们,创造出具有时尚感和想象力的壮锦产品,转化为量产商品后,价格亲民,让百姓消费得起。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