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今年初以来中国1/4国土出现雾霾,约6亿人受影响。
雾霾天气在广西虽然不明显,但是,居安思危,如何实现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保护好并打响这个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是我区面临的一个急迫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也是欠发达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我区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随着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如何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化解快速发展与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排放矛盾,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今年出台的《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作出了具体的部署。
形 势
能源“贫困户” 耗能之“大户”
广西工业是耗能大户。资料显示,冶金、有色金属、电力、石化、建材、制糖、造纸7大重点耗能行业年用能量占全区工业用能的95%以上。
广西又是能源“贫困户”。“缺油少煤无气”,七成以上能源供应依靠区外调入。
近年工业的高速度,已经让广西的环境容量受到逼迫。2012年初龙江河镉污染等系列事件,一再敲响警钟。
“经济后发展”是广西的标签,但不应成为羁绊,发达省市过河“摸石头”的经验,更应成为广西避过陷阱的“醒世恒言”。随着近年国内环境问题频频爆发,广西作为“后来者”更不该滑向传统工业化模式“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基 础
多领域探索 初具“燎原”势
近十年来,广西逐步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如今已小有成效。
在制糖、电力、石化、稀土、再生资源利用等工业领域,初步形成了各类循环型产业链、循环型产业园和循环型示范基地。甘蔗制糖循环经济模式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重点化工企业实现了磷酸、磷铵、氟化铝装置废水、废稀硫酸等全部回收循环利用,硫铁矿渣作为资源回收利用,磷石膏渣大部分回收利用,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再制造、废旧轮胎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初具规模。
对废渣、废水、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处理,初步实现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电力、制糖、化工等主要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在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方面成绩突出,南宁市、梧州市被确定为国家级试点。
在种养方面,基本形成以种蔗、种桑、种稻等循环型开发为主的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牧草或秸秆为主的饲养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猪+沼+果(稻、菜、蔗等)+灯+鱼”为代表的立体化多产业集成循环经济生态模式。
定 位
先行先试、创新引领、改革示范
规划提出,我区将通过各种措施,将广西打造成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省级先行先试区,西部资源型省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创新引领区,循环型技术、政策、管理创新与社会参与综合改革示范区。
通过点、线、面(“点”即:循环经济重大示范性工程、循环型产业、循环型企业和循环型园区;“线”即:多产业立体化集成、园区间跨产业耦合、产业间资源共享、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静脉工程等具有区域资源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面”即:内部具有自然地理特色的循环型城市和社会体系)与周边省份和有关国家充分对接和资源整合,形成优势集中、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发展区、发展带和发展通道,最终形成“点—线—面”充分衔接的全区循环经济发展大格局。
目 标
循环特征突出 生态成效显著
到2015年,构建起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的生态产业链条和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培育出一批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企业和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产品,基本形成工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修复,循环型社会体系和循环型城市特征逐步显现。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重点行业、工业(农业)园区、企业集群,建成3-5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降低7.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7.9%,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低8.8%,氨氮排放总量降低8.7%。
思 路
“五循环”体系 完善新布局
当前,广西工业化进程加速,重点发展的20多个千亿元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广西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是:强优势、重特色,抓工程、构网络,促创新、跃层次。
强优势、重特色。突出区域特有的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巩固和完善现有食品、有色金属、石化等循环型产业、企业特色产业链,不断形成特色循环经济发展新优势。
抓工程、构网络。以“点”带“面”,向前、向后延长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各种循环型产业链间联系,构筑循环型城市体系。
促创新、跃层次。加快企业、行业内部物质循环,向企业间、园区间、行业间及城市和社会系统各方面循环发展。
在以上总体思路的指导下,我区将大力推进循环型产业、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城市和循环型社会——“五重”体系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体系,构筑“两区一带、五战略通道”的空间布局。
“两区一带”指北部湾循环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循环经济带构成相互联系、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两区一带”。
“五战略通道”,即利用广西在北部湾经济圈中的区位优势,分别与广东、湖南、云南、贵州进行产业对接和资源整合;加强与越南的经济合作,促进两国跨国界产业协作,构筑桂粤、桂湘、桂滇、桂黔和中越五条循环经济战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