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部下发了《科技部关于公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评估结果的通知》,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百色园区)在全国38家“已验收挂牌园区”中排第七位,进入全国优秀园区行列,被列为“国家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基地”。
百色园区是2001年9月由科技部、农业部等六部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位于百色市右江河谷地区,覆盖百色市的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和平果县四个县(区)的18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5.6万人。2010年1月,百色园区通过科技部等部门联合组织的园区(试点)综合评议验收,正式命名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十多年来,百色园区按照“省部共建,以省为主,明确分工,责任在市”的建设管理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紧紧围绕“抓科研、促推广、重经营、强合作”工作思路,百色园区探索出一条在贫困革命老区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成功路子,成为百色市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和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的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具备现代农业展示、观光休闲、科教培训、推广交流和服务等功能的区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交流平台。
一是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立了百色市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盟分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承担实施了《亚热带特色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一批科技专项,取得“四季蜜芒反季节促花方法”等专利技术,制定芒果、番茄等无公害生产技术地方标准,培育筛选出一批特色果蔬新品种。
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步伐加快。百色园区以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抓手,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园以来,建立芒果、蔬菜、香蕉、甘蔗、龙眼等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构建“市、县、乡、村、屯(户)”五级联动的农村科技信息传播和培训网络体系,建立科技特派员试点和“农家课堂”,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各类服务机构,为农村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科技服务,有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据不完全统计,累计转化先进适用技术368项,推广优新品种385个,建立科技成果示范点、示范基地113个,培训农户劳力16万人次,辐射带动当地农民年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三、形成了龙头企业联动农户和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百色园区充分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先后培育、引进涉农企业近百家,通过企业打造品牌,引领协会和农户从事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基地”等以企业龙头、联动农户和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和机制,促进右江河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四、成为了“产学研”和“农科教”相结合的重要基地。百色园区积极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各种形式的技术依托关系,与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与国家星火办、自治区农业厅、人社厅等单位合作共建技术培训基地或实践、见习基地。引进了包括袁隆平院士等国内外专家、教授、科技人员进入园区开展科研、指导和服务工作,成为广西自治区级第一批“人才小高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西高校大学生毕业就业见习基地和广西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五、成为了面向东盟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百色园区充分发挥亚热带特色和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活动,充分利用外国智力、技术提升园区产业水平。2005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多期“亚热带果树栽培技术国际培训班”、亚热带现代农业方面的国际研讨会(论坛)等,积极开展各种国际技术交流活动。2007年11月,百色园区内的百色市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被科技部命名为广西首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
除百色园区外,在本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评估中, 2010年获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北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得“在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优良的评价。自治区科技厅将以此次评估结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园区指导力度,完善提高园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力争把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创业服务基地、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的产业发展基地、体制机制创新的科学发展试验基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创新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