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切换
新闻
广西科技厅2019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0
01/14
19:11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不断攻克新技术、推出新产品,高端铝合金等材料已成功应用于运载火箭、大飞机、高速列车等众多领域,成功从传统产品转型为高端产品。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新型节能环保国VI发动机开发”等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发动机年生产能力达60万台。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生产线。

“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达世界领先水平,改变了我国该类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广西大学王双飞教授主持的项目“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9年12月24日,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创新能力10强、创新活力10强企业榜单发布会在南宁市举行,此次为广西首次评选发布高新技术企业榜单。

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以创新物理空间为载体,以展示交流、人才服务、科技金融为核心业务,实现创新资源、人才、金融、技术、政策动态整合的创新服务平台。

广西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智慧农业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现已发展成为一家生在南宁,长在广西,服务全国的知名企业。

桂林光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激光芯片制造技术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获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科技重大专项)支持,2019年实现芯片产值1.5亿元。

世界首座跨径突破500米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合江长江一桥成功建成。由广西大学郑皆连院士作为第一完成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牵头完成的“超500米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技术”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核心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李新雄 黎 霞

核心提示: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指明了改革方向。

向创新要动力,向创新要增量,向创新要活力……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改变着壮美广西。回首刚刚过去的2019年,广西一系列科技领域新突破,展现出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的新时代风貌,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

1 向创新发展要动力

推动经济行稳致远,需要创造奔涌不绝的活力。

对于后发展欠发达的广西来说,创新更是实现赶超跨越、弯道超车的第一动力。

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握新形势,提出要“坚持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不动摇”,着力实施“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有的放矢,开展智能化轮式装载机技术开发,取得额定载重7T、8T、9T、12T四款智能化大型轮式装载机、智能挖掘机样机试制等成效。

柳钢集团以科技创新带动和促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从2015年在全球钢铁危机中出现巨额亏损,到2018年成为广西首家利润超百亿元国企,在近乎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柳钢借助创新的力量转“危”为“机”。

桂林智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球手持稳定器行业领跑者,每3个月至少有一款新产品面世。以强大的研发实力打造增长新引擎,成立仅5年的公司销售额就从450万元增至8亿多元。“一流的企业卖标准,要把标准制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惟有将创新进行到底。”该公司负责人廖易仑称。

钦州绿传科技有限公司获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全国行业总决赛初创组二等奖,实现广西企业在全国总决赛获奖名次上的历史突破。

创新支撑能力增强,才能让高质量发展有更充足的保障、更灿烂的前景。为此,自治区科技厅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聚焦发力点,推出组合拳: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进创新以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重点领域、服务重大需求,在制糖、高端铝、汽车等领域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率先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难题。2019年在重点产业领域立项实施科技重大专项77项,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资助创新资金7.2亿元,突破41项重大技术。下一步,科技厅将围绕产业创新发展九张名片,以科技重大专项为牵引,布局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培育广西“蛙跳式”产业,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聚焦基础科学研究,大力推动重大原创成果产出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推动重大原创成果产出。2019年,广西共获国基项目资助项目594项,获直接经费2.26亿元,所获资助项目数和经费额均创历史新高。首次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联合出资4亿元,吸引和凝聚全国科技创新资源共同解决制约广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科学问题。新创建2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撑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广西核物理与核技术重点实验室提出的Weiszaecker—Skyrme核质量模型的精确度在同类模型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下一步,科技厅将充分发挥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广西)等在支持源头创新的重要作用;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通过厅市共建等形式持续推动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创建广西实验室,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大力激发企业创新创造力 坚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开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创新项目企业牵头制,2019科技重大专项企业牵头占比达到84%。出台激励企业研发投入的奖补办法,年度下达财政奖补资金1.24亿元,拉动201家企业年度新增研发经费超过13亿元,财政投入与企业新增研发经费投入比例超过1:10。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再倍增”计划、“瞪羚企业”培育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21家,2019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2389家,将71家企业列入瞪羚企业培育库。对637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2018年研发费用进行奖励性后补助,共补助经费1.25亿元,引导社会投入研发费用总额达19.28亿元。率先启动企业首席技术官(CTO)制度,遴选一批企业CTO。下一步,科技厅将继续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等规定;落实“首席技术官”遴选工作任务;将各设区市R&D指标增长列入绩效考核指标,同时在对科技项目评审评估中增加对承担单位研发投入状况的评价因子。

2 向创新发展要增量

广西正润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桂东电子的电子铝箔生产车间,封闭运行的生产线内,浸泡在电解液中的高纯铝箔在化学作用下,生成化成箔,经济附加值直线上升。

“目前,每吨普铝价格大约在1.3-1.4万元之间,经过提炼的高纯铝每吨价格可达到2.3-2.4万元,如果加工为化成箔更是身价倍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铝产业面临去产能的压力、许多涉铝企业举步维艰的当前,正润发展集团通过对国内外高纯铝、电子铝光箔、电极箔、铝电解电容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完整的高纯铝电子新材料产业链,实现铝产业从粗加工向精加工、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这是我区向创新要增量的一个缩影。

向创新要增量,体现在结构之变,展现在动能转换,落实在质量效益提升中。以创新拓展发展新空间,从变化中发现机遇,从问题中找到空间,从短板中挖掘潜力。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打造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链 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落实科技成果“三权”下放工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激励措施的落实落地。加快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建成一批产学研用一体化载体,认定首批广西新型研发机构23家。2019年转化重大科技成果585项。“冷轧家电用钢开发与产业化”成果通过构筑“军政产销研金介用”八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研发8款新产品,年产销量30多万吨,产值约15亿元,产品畅销两广、江浙市场及东南亚、欧美国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全区科技特派员已累计为5429个贫困村共开展实地科技服务9.29万人次(特派员人次),示范推广优新品种358个、先进适用技术698项。下一步,科技厅将推动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产学研资介”充分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长效机制,加速重大科技成果在广西落地转化应用;深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建立健全自治区、市(区)、县三级技术转移工作网络;加快建设全区科技成果转化与交易中心,完善全区统一的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加强与国家科技成果网、国家技术转移网络等平台机构的对接;壮大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

——聚焦引贤纳才集智,大力建设高质量创新人才队伍 围绕广西高端铝、新材料、电子信息、优势特色农业、大健康等产业发展需求,采取选聘八桂学者、自治区特聘专家、东盟杰青入桂及与院士合作等形式,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解决突出的技术难题。新增引育高层次人才和团队53个;实施“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外专聚桂”计划、“东盟杰青”计划和“港澳台英才计划”,共资助引进各领域国(境)外专家357人次。吴以成院士指导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电光调Q开关技术的开发,填补我国一直依赖进口同类电光器件的空白。下一步,科技厅将持续实施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八桂学者制度,落实高层次人才认定及扶持等政策;简化自治区级引才引智项目执行管理和经费核销程序,进一步优化项目管理模式;出台激励广西用人单位通过专业猎头机构引才引智的政策措施,引导和培育广西国际猎头市场环境与机制;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广西人才选拔工作,大力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

3 向创新发展要活力

创新发展“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因循守旧不会带来奇迹,产业发展新局面、新气象孕育在向创新要活力的转型升级实践与担当之中。

在向创新要活力的嘹亮号角声中,广西科技厅思路清晰:要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沉得住气、稳得住神。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出一系列支持鼓励创新的重磅举措,奋力建设创新型广西,心无旁骛推动高质量发展,冲刺全面小康不停步。

——聚焦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围绕产业转型引发的科技需求,内引外联,构建系列创新合作机制,广泛汇聚国内外科技创新力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借力发展、借梯登高的创新合作之路。注重建立跨国技术转移机制,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转化应用,成功承办第7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签约项目32项,项目覆盖领域及合作类型为广西历年之最。深化与科技创新强省的合作,先后与广东、四川等省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会商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共促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合作园区高质量发展。组织科技代表团赴香港、澳门、珠海、广州、北京等地举办桂港科技创新合作推介会、桂粤科技创新合作推介会、京桂科技创新合作推介会、桂澳中医药科技创新合作座谈会等系列推介、对接活动,现场达成合作意向120余项,签约30余项。推动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大院大所、一流院校签署合作协议,全面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共建中国-东盟综合交通国际联合实验室、广西汽车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及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广西科研项目向全国开放,联合设立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广西专项,围绕广西甘蔗、汽车等产业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联合开展攻关,引进先进技术成果到广西转化产业化。下一步,科技厅将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若干意见》,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合作,推动中国-东盟科技城建设;探索建立中国-东盟技术转移理事会制度;加强与中科院和“双一流”高校等知名科研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继续推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协同创新发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资源。

——聚焦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大力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生态 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双轮驱动,扎实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2019年推进“三评”制度改革,出台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系列文件,着力推进分类评价、优化评价机制,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机制。落实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试点推行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推动45个区直高校院所重新修订科研项目管理、科研资金管理、激励机制等制度办法近250个。下一步,科技厅将加快出台关于深化广西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落实“科技三评”、项目“包干制”改革试点和科研绩效提升等改革措施;建立主要由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科研项目的管理机制;积极推进高新区条例、科技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修订等工作;继续完善科技评估、科技监督、科研诚信建设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联合自治区财政厅、审计厅制定出台自治区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监督办法,统一监管尺度和验收标准。

这是一组组佐证我区创新实力日趋壮大的数据:

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任务的84%,其中,“突破100项重大技术”完成81%,“创建10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完成85%,“引育100个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完成94%,“新增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提前一年100%完成任务,“转化1000项重大科技成果”完成63%。

通过共同努力,全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72%,同比提高1.37个百分点;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46.70%,同比提高1.86个百分点,增幅排全国第8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西奏响创新最强音,锚定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答卷。

(本版图片均由自治区科技厅提供)

“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已完成任务总量的84%

2018年底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力争到2020年,全区科技创新水平在全国排名前移2-3位,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5%以上。自治区科技厅紧锣密鼓稳步实施,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任务的84%。

“突破100项重大技术”完成81%

“新增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提前1年100%完成新增1000家的任务

“引育100个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完成94%

“转化1000项重大科技成果”完成63%

“创建10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完成85%

广西科技创新工作实践

1.广西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和科研“放管服”改革,在全国首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科技项目申报常态化为科研人员简除烦苛、松绑减负,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

2.广西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首席技术官培养计划(CTO培养计划),落实强化企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

3.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启动将广西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纳入广西科技计划体系进行统一管理,首次启动引智类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政策的制定,将进一步优化项目布局和经费使用管理,更加突出引才引智在科技创新链中的支撑作用。在全国自贸区内首个出台外国人工作许可管理措施,首创科技创新引才引智计点积分制度。

2019广西科技十大新闻新鲜出炉

1月5日,由科技日报社广西记者站、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组织评选的2019广西科技十大新闻揭晓。

1.广西推进“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已完成任务总量超过八成

2.广西科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一些标志性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

3.2019年广西科技“两周一展”举行,全面宣传推介广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新成果

4.广西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支持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北钦防一体化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强首府等国家或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5.广西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果,自治区党委同意组建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

6.广西瞄准国家创新力量,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签署专项协议

7.广西借力发展、借梯登高,广泛集聚区外高端创新资源助力发展

8.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东融”步伐越来越快速、稳健

9.中国-东盟深化创新合作,广西牵头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技术转移的模式受肯定

10.广西首次发布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创新能力10强、创新活力10强企业榜单,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