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北海经济增长领跑广西。10月9日,“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泛珠三角区域北海站媒体采风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的近30名记者走进北海,从不同角度感受这座海滨城市的独特魅力,领略北海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9日上午,媒体一行走进广西北海工业园区,深入了解北海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取得的累累硕果。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资料图
把握三大历史机遇 做对外开放的“先行者”
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北海一直是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北海的第一次对外开放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据《汉书》记载,北海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满载丝绸、茶叶、珍珠、瓷器的商船从这里扬帆起航,驶向东南亚、西亚、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二次开放是在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北海被辟为通商口岸,英、法、德、意等八国在这里设立领事馆或办事处;第三次开放则是在1984年,国务院把北海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在这三次重大的历史机遇面前,北海乘势而上,一步步地拓宽了自己的向海之路,加深了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
2001年8月22日,广西北海工业园区成立。十多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园区抢抓机遇,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电子信息产业得以迅猛发展。园区生产的商品大多出口到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凭借着优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北海再度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站在了对外开放的潮头。
北海冠捷公司显示器生产流水线。中国青年网记者 郭文静摄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众多企业纷纷落户
北海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泛北湾经济合作区域结合部的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北海港所辖海岸线东起英罗湾,西至大风江,海岸线总长668.98公里,是广西沿海重要港口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北海既是中国西南地区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的城市,也是中国大西南连接东盟的最便捷的出海口。这也是吸引三诺、冠捷、冠德、惠科、朗科、硕华等一大批知名电子企业相继入驻,来北海建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三诺智慧产业园、惠科电子科技产业园、冠德科技园、朗科科技存储产业园、京凯达智能终端产业园、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七大电子信息产业园先后在园区建成开园。截至2017年底,园区内注册企业870家,工业企业215家,规模以上企业62家,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0%,企业就业人数约2.5万人。
媒体记者在广西北海工业园区参观。布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产城融合
广西北海工业园区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5大功能组团之一北海组团的中心位置,是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核心区,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支持的14个产业园区中唯一专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园区。目前,园区的产业产值,从2008年的36亿,到2017年的870.79亿,9年增长了24倍。
2017年,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70.7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产值841.17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66.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7.63亿元,完成税收11.6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额80.5亿元,园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已占广西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约三份之一,发展成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载体和重要的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平台。
“十三五”期间,园区将围绕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和城市副中心(产城融合)建设两条主线,以建设服务中西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与“中国—东盟”战略合作支撑点及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的发展目标,逐步将园区建设成为北部湾城市群加工贸易转型发展的示范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面向东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创新中心和“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电子信息核心产业带的新引擎。全力把园区打造成为产业特色鲜明、支撑力强,城市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城市副中心(产城融合)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