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大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新时代为科技创新创造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这是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的时代,是科技创新大有作为的时代。
当前,广西正行进在富民兴桂的征程中,正处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上。面向未来,广西科技部门如何站高、看远、想深、谋实,积极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广西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坤华。
创新型广西稳步推进
科技创新事业发展
赶超跨越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日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国科技改革创新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强调我国科技实力成为了彰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的“四个实力”之一。过去五年,广西科技创新整体能力实现了哪些显著提升?
曹坤华:创新位列新发展理念之首,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其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构建了从理念到战略到行动的系统体系,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指引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广西科技创新事业发展赶超跨越、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系统部署、全面激发创新活力的五年。经过五年努力,广西科技创新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创新型广西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科技创新在全区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提升到新高度。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先后到科技厅调研指导科技工作;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等重要会议对科技创新作出部署,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二是创新驱动顶层设计基本形成。构建了以创新驱动“1+8”文件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设立50亿元的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在科技成果、计划改革、人才培引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系统部署,推动科技发展的措施之多、力度之大、成效之明显都是前所未有的。
三是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五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直面多年积弊,动真碰硬,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在全国较早出台了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计划和科技项目管理改革方案,对分散在10多个部门的130多个科技专项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新五类计划体系,科技资源长期存在的分散、封闭、重复、低效等瘤疾得到明显改善;首创并启动科技项目申报常态制等改革举措,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四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5%,提高8.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2.8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8个百分点;成为全国首批3个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之一,全区拥有发明专利数增长7.1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6.8倍;在柴油发动机、铝合金、三维石墨烯制备、工业废水处理、杂交稻优质化育种等领域取得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主持或参与的24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五是开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广西面向东盟的科技创新经验获得国家认可,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成功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等重要展会,与8个东盟国家正式建立了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工作机制,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辐射东盟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创新合作圈积极推进,成功引进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国家海洋局第四研究所等一批高端科技平台。
2017年,我们以支撑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广西为目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广西“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把工作重心从顶层设计转移到全面落实上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培育新动能、振兴实体经济中的核心关键作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实现了新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一是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科技政策红利显著释放。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在全国首次成功推行常态制。启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工程,在全国率先实行科技计划项目常年申报、季度评审。2017年全年共受理科研项目申报材料8163份,同比增长47.2%,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引起积极反响,一些发达省市科技部门纷纷前来调研交流。科技奖励和决策咨询机制进一步完善。修订印发《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是全国最早贯彻落实中央深化科技奖励改革制度的省区市之一。对155项获奖成果进行表彰奖励。自治区新聘请50名院士为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8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成为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科技管理和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制定出台了《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广西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内部管理流程》等文件,自治区层面初步确立了相互匹配、相互支撑、各有侧重的科技管理措施体系。科研院所和高校改革扎实推进。进一步推动广西转制院所改革,组织22家转制院所、58家国有企业完成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启动实施中直院所重大技术成果落桂工程,下达就地转化项目6项,项目总投资3.13亿元。
二是科技创新有效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学研融合显著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围绕打造“九张创新发展名片”,凝练实施了一批产业科技重大专项,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广西有关单位参与的9项科技成果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1项为不公开的专用项目),获奖数量为近5年来新高。农业科技进步取得新成就。截至2017年底,广西已有5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含在建)、51家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2017年全年共培育出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的水稻新品种36个、玉米新品种31个,甘蔗自主品种占有率超过30%。灌阳县“超级稻+再生稻”示范基地两季合计亩产总量1561.55公斤,“吨半稻”再创世界高产纪录。科技型企业培育取得重大突破。2017年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70家,总数达到1204家,较2016年净增长374家,增长率45.06%。启动“瞪羚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在自治区重点产业领域认定37家企业为广西“瞪羚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步伐加快。2017年全区完成科技成果登记4109项,同比增长22.1%;各地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05项,同比增长26.56%。2017年度广西技术输出和吸纳交易合同数合计5951项,合同成交额117.71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为71.24亿元,合同成交额和技术交易额分别同比增长14.38%和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