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平乐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强化生产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发展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1 产业发展 助力农业增效
青龙乡大刚村,平乐石崖茶的原产地,以前种植面积小,总产量低,销售渠道受制约。近年来经过产业化发展,该村石崖茶种植面积已由原来不足200亩,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亩。
“我们的茶叶不愁卖,产量上来了,自然会有老板上门来收购。”石崖茶种植大户唐幼月告诉记者,不仅种植大户,也给非种植户带来增收,采摘的黄金季节,采茶工一个月有数千元的收入。
“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农副产品逐步实现产销一条龙,以石崖茶为例,年产值比原来增加10倍以上。”青龙乡乡长谢维东说,石崖茶已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茶”。
源头镇朝阳寨村,共有83户380多人。这个自然村外出务工的人数很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收入也不少,谁愿意外出打工呢?”村民左家有说。
村党支部书记左志源介绍,近几年该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南丰蜜橘种植面积达1000亩,并整合土地用于建设观光农业体验区。仅水果一项,人均收入就达到近万元。
说起农业产业化的举措,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如数家珍:全县创建重点产业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2个,农业龙头企业12家,示范专业合作社177个,农产品品牌6个。
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有力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今年1-10月,该县种植业产值达25.04亿元,同比增收0.97亿元,增长4.04%。1-9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481元,同比增长8%。
2 生态循环 增添农业亮色
无论是正式宴席,还是百姓餐桌,清甜可口的马蹄糕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制作马蹄糕的原材料粉马蹄,也不知道全国市场60%、广西市场90%以上的马蹄粉来自平乐。
位于源头镇的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生产的车田河牌马蹄粉,享誉国内外。多年来,加工马蹄粉产生的大量马蹄渣一直作为垃圾废弃。
如何变废为宝?该公司开辟出一条生态循环的发展之路:利用加工马蹄粉、大米产生的马蹄渣、谷糠以及农作物茎叶、瓜果外皮等作为饲料发展养殖业,再利用牛、鸡、鸭等粪便经加入有益菌发酵生产有机肥,种植稻米、蔬菜、瓜果。
如今,宏源农业已拥有1500亩稻谷、疏菜种植基地和存栏肉牛1800多头的养殖基地。“生态农副产品,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备受消费者青睐。”公司副总经理覃守永说。
在平乐,走生态循环发展路子的农业企业,不只宏源一家。
在桥亭乡,金隆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板栗酿酒产生的酒糟饲养生态猪,并建成可放养生态猪500头以上规模的特色养殖场和面积100亩连片观赏采摘果蔬种植基地。
抓好生态循环农业推广,实现对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形成循环经济实体,已成为该县发展特色农业的新亮点。
3 多方合力 加快农业升级
通过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带动,加快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该县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11月4日,记者在沙子镇采访时看到,建设中的3000亩淮山(核心)示范区已初具规模。该示范区采用机械深耕技术、滴灌技术、太阳能杀虫灯物理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技术、统防统治等高效集成技术,实施标准化作业。当地干部介绍,建成后可带动种植优质淮山5000亩,远期将拓展至1万亩。
在平乐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和专业合作社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永丰农产品有限公司,拥有超万亩的种植基地,经营60多个品种的农副产品,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目前正在积极创建马蹄、茨菇、莲藕、淮山、粉葛等五大出口农产品基地。
沙子镇远芳野鸡养殖场,年销售15万羽,产值达750多万元,并带动周边从事该项养殖的农户30多户,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
此外,该县还扶持七星桥食品有限公司、桂源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阳安大雅公司以及桂桓甜柿专业合作社、盛树柿子专业合作社等一批骨干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合力,不断推进特色农业升级,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发展农业是根本,产业化发展是方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落脚点,特色生态循环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平乐县县长陆智成说,抓住这个农业农村发展的“牛鼻子”,路就会越走越顺当、越走越宽广。